扫码关注
“宝宝不哭法”主要依赖于宝宝出生自带的安抚反射。针对的是0-6个月的宝宝,对于0-3个月的宝宝效果尤为明显。宝宝不哭法是模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环境使用的。
2020-08-30 11:04:24
对于即将入园的孩子来说,他们要面临的是脱离长久以来的单一家庭生活,转为与更多同龄人接触的集体生活。这不仅是生活习惯上的改变,也是心灵上的一次蜕变,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和引导。
2019-11-07 11:49:09
进入幼儿园是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园一个班级虽然配备了2-3名老师,但是面对那么多的孩子,老师也不能照顾地面面俱到。
2019-11-06 11:51:54
孩子在入园时发生哭闹,大部分还是由于和家长的分离焦虑而引起的。不过各位家长也不必过分担心,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且孩子容易受到周围情绪的影响。
2019-11-02 13:55:10
赢在起点解读:进入幼儿园是孩子出生至今经历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家庭的分离,每个孩子明白自己要离开父母都会因为分离焦虑而使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所以必要的入园前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
2019-11-02 13:54:13
他们非常喜欢任何事都尝试,不论是锤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对他们来说,这世界上的事仍然多半是陌生的,为了想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
2019-10-14 11:12:37
拖延 是指的人在做事时能拖就拖,就是不想立刻做,就是做了也是积极性不高,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有气无力的样子,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2019-10-10 11:23:43
通过这种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整体为局部,把任务变成游戏的收拾方式,Seven明显更愿意收拾玩具了,收拾速度也非常快,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作为妈妈,我也感觉轻松了不少。
2019-09-30 10:29:17
快开学了,各位即将读小班的家长们是不是已开始焦虑了,还有十来天,“我的孩子就要离开我,去读幼儿园了”能不能适应。这些家长一直会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就怕孩子会各种叛逆。
2019-08-21 10:44:57
我们希望为“给孩子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理念下的双核早教课程提供迭代的反馈以及效果的印证,相信也会对广大关注早期教育的家长有所帮助和借鉴。
2019-08-13 13:33:17
在袋鼠麻麻托育园,我们也会要求宝宝们参与一些班级事务,比如搬椅子,拿水杯,收玩具器材,脱鞋袜等等,事实上劳动的快乐在3岁之前,就足够感染到每一个宝宝了。
2019-05-25 13:50:06
现在的托班机构一般只接受2周岁左右的孩子(一些外籍的早教机构会更早),主要是2周左右有一定自立能力,起码要会自己吃饭,当然也有个别孩子从20周就开始上托班。
2019-05-23 15:02:55
在着手改变孩子的行为之前,要搞清楚你需要纠正哪些不良行为,而不是简单地说孩子“讨厌”“不听话”“烦死了”等。必须客观、理智地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
2019-05-16 10:51:01
没有标准,一般来讲:大学可以正式谈恋爱,排除讨论的范围以外。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正式谈恋爱之前,需要不需要一个学习、体验、成熟的过程。
2019-04-30 13:38:57
三岁之前的心理活动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未来!下面来看看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宝宝头三年需要注意的的心理敏感期,让父母们更有针对性的塑造宝宝的性格。
2019-04-09 15:07:20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往往对婴幼儿的认知教育比较重视,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因为认知教育比较显性,能很快看到成效;情感教育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知道啥时候有成效,更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2019-02-23 10:25:49
婴儿在刚出生时,大脑其实是个可塑性极高的半成品,可以接受音乐、情感、运动、语言和社交的各种锻炼,现在知道为什么人会比其他动物都聪明了吧。
2019-01-12 10:16:4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了众多父母的坚定信念。无论是早有计划还是跟随大流的,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身心成长就会越快越好。
2018-12-29 09:58:38
有次接OK幼儿园回家,路上正聊着,他一同学的妈妈追了上来,问我都是怎么向儿子了解幼儿园做了啥、学了啥的。她说自已特别困扰,不管怎么问儿子,但就是问不出啥。她说平时的对话风都是这样的:
2018-12-20 1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