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真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一起来看看往年考了哪些知识点,练习一下。
简答题
1、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人身自由的基本内容
3、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西周时期的礼与刑都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
首先,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礼”是积极、主动规范,强调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消极的处罚,强调惩恶于已然的制裁。
其次,“礼”总是从正面主动地提出要求,对人们的言行作出正面的“指引”,明确要求人们应该、可以做什么,不应该、不可以做什么;“礼”的功能,重在教化。“刑”的功能,重在制裁,相对处于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悖“礼”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行为,必须为“刑”所不容,即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最后,从特权法角度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充分反映西周时期因身份等差而导致权力差异的社会价值取向。
2.人民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是基本权利体系的基础。
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四项内容: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人身自由权的核心。
3.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均由法律规定,非依法律不得被限制和剥夺。
联系: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提前,只有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才能谈得上民事行为能力。
区别:(1)二得的制度功能不同。民事权利能力制度旨在回答谁可以享有民事主体资格这一问题,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旨在规范民事主体通过自己来实施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时的要件。(2)民事权利能力不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因而不受年龄、精神状态和身体条件的限制;而民事法律行为能力以意思能力为核心,自然要受到年龄和智力状况的限制,因此自然人均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就有民事行为能力。(3)二者的起始与终止的阶段均不相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即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之资格的阶段,从自然人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不然。
论述题
1、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试述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参考答案】
1.依法治国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彻底实现人民民主。
(1)建设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必须以良好的法律制度作为前提。良好的法制制度,就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实现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律国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法治国家,首先就是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
(3)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要依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质上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化。
(4)建立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要的构成部分。对于法治国家来说,法治政府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国家机器是庞大的,也是众多的,但是唯有政府是最有力量的社会管理者。因此,建立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一艰巨任务的重中之重。
(5)建设保障社会公正的司法体制
健全司法体制,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将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加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
(6)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法治的关键在于约束权力。对权力的约束必须依赖较为完备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7)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首先要求有关主体必须自觉学习法律,提高法律知识与认识的水平;其次也要求加强普法工作,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知识、增强法治理念。再次还要求有关的党政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严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案,以法律实施的实效来提升社会的法律意识。最后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服从法律、遵守法律,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也会因我们在行动上不断重复的守法而得到提升和体现。
2.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特征:(1)时空性。即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也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形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出于自己的意志放弃自认为当时本可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3)彻底性。即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取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实施的犯罪行为,而且从主客观的统一上行为人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施该项犯罪。(4)自动有较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具备“有效性”,即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其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处罚原则:对于中止犯采取必减主义,并区分两种情况予以不同处理: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旨在与用户分享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的有用
在职研信息平台
想要的,这都有!在职研在线咨询
为您解决疑问!20
2021.01
2021同等学力申硕专硕内科学练习2......
13
2021.01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西医备考进行中!今日依然我大家带来5道选择题,答案及解析在题后。......
07
2021.01
每一道题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 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字母涂黑。......
07
2021.01
以下是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专业型外科学题库练习,赶紧在复习知识点之后练习巩固一下。......
17
2020.12
群体决策的一个最大优点是群体可能比任何单个成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能提供更完整的信息,这势必有利于确定问题和制定备选方案,并且能够更严格地分析所制定的方案。群体参与制定决策,还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所制定的决策......
06
2020.11
以下是2020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英语真题回忆版+答案(完整),各位同学考完对答案,可以预估下自己的考试情况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