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课堂文化是多样的,而且很难被定义。但如果讲师们希望学生通过PBL教学模式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那么就必须建立适宜的课堂文化。
通过对PBL教学模式的四个文化支柱:信念和价值观、课堂公约、学习环境以及规程和惯例的仔细审阅,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文化支柱都对应着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课堂传统,这些都将帮助讲师和学员们更好的建立积极向上的PBL课堂文化。
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PBL教学模式可能会让一些学生不适应,尤其是那些只经历过传统教育方式或凡事听指挥的学生。
随着引入更为民主的教学策略,例如共同制定课堂公约,你可以和学生探讨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目的和好处,并强调,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每个人都为创造和维护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念和价值观:分享重要的事
在每一次项目式学习的尾声,爱贝迪STEM+ 的STEM课程讲师总会要求学员给讲师和家长提供反馈,正如课堂公约中那样,讲师们会提醒学员提供友善、具有价值的反馈。
例如在某节STEM 搭建课程的尾声中,Holly老师会温和询问小学员们:“这堂课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学习到了什么知识?课程的感觉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既能够帮助小学员们巩固知识,又可以及时的告知家长孩子的上课表现,还能收集到孩子们对课程的反馈,这就是PBL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
学习环境:正确的东西很重要
PBL的学习环境会透露课堂文化的蛛丝马迹。
有的线索非常直观,有的线索则比较间接地透露出谁“拥有”这个学习空间。教室里是否有表面平滑的物品可供书写——比如海报纸、白板等来记录学生头脑风暴的内容?学生在项目期间被赋予了按需使用教具的权利,还是说,技术工具的使用主要由老师掌控?
把工具交到学生的手中能增进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同时也能强化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在一个对PBL友好的教学环境中,支持学习的材料和支架是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
规程和惯例:以学生为课堂中心
规程和惯例在教育领域很普遍,这是好事。熟悉的流程可以提高效率,改善课堂管理效果,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学习本身。经过重复,按惯例行事变得自动化,几乎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或监督。
例如,对学生如何交作业或如何分发课堂材料,讲师通常都会设定惯例。
在学员们刚开始接触PBL时,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学校“感觉不太一样了”。这是一个好问题,它指向课堂文化的核心,并值得认真回应。Holly老师就提到,她会帮助每一个学生摈弃以往强调被动和服从的惯例(例如,举手并安静坐在那儿等待,直到老师点了你的名字才能发言)。
她期望课堂中有更多探讨,学生可以边参与项目,边交流学习。这并不意味着要忍受混乱。她会用几个简单的手势帮助学生意识到什么时候需要控制音量,什么时候需要从小组活动转换成班级活动。
【爱贝迪STEM+】课程预约及活动咨询联系电话:400-058-1158
报名咨询电话:021-51602254
爱贝迪STEM+